【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追憶上海往事-憶起黃自...(8)


你是由內向外聽音樂?
還是由外向內聽音樂?

什麼叫做「音樂格局」?音樂家為什麼,永遠會被音樂以外的人、事、物所牽制?

台灣音樂才子陳樹熙,想法多,說話快,逆向思考,擴大格局,帶領大家由外向內,發掘生命和藝術的連結!

愛樂電台,三十而立,榮譽推出,「Inside Music,Music Insights」

聽見「沒有音樂包袱」的音樂故事!
陳樹熙,陪您狂想「兩小時」!

Inside Music, Maybe you can also say,
this is —「Music Insights」!
 

【節目資訊】
● 主持人:陳樹熙
● 
節目首播:2025年7月5日(六)
● 播出時間: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Music Insights】節目概要
主題:音樂二三事Part 2:追憶上海往事-憶起黃自

1930年代是黃自創作藝術歌曲的繁榮時期,致力於「詩樂結合」音樂詞富有詩意和藝術性。

出生於1904年的黃自,可以算得上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第一位留名後世的作曲家,20歲的他作為清華公費留學生,赴美國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學院專攻心理學,在校期間結識大他一屆的初戀情人胡永馥,學習鋼琴的她也是公費留學生,兩人都志在留學報國,又愛好音樂、興趣相投,開始交往。1926年底黃自與胡永馥訂下婚約,隔年胡永馥比黃自先歸國,1928年3月,胡永馥突發心臟病逝世於上海,年僅25歲。黃自接獲噩耗受到沉重的打擊,決定轉學到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音樂,於次年1929以交響序曲《懷舊》畢業,回國後隨即應邀進入上海音專擔任教務主任,教授作曲與理論課程。

1988年跟我在上海聊天聊了兩天的廖輔叔,當年跟黃自在同一個辦公室裡,跟我說,黃自講話吳儂軟語,學生們稱他是legato,而不說廢話,表情嚴肅的蕭友梅被稱作是staccato。個性十分平易近人,很客氣,禮貌週到,看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對於工作人員與學生老師都很好,身體並不怎麼強壯,但也沒什麼病,個子一般高度160cm以上,帶著眼鏡,會抽煙,但是很少抽,偶爾在上課後會抽一根煙提神,不大會喝酒,就是個很淳厚規矩的人。他的嗜好是看書,上課都會準時來學校,令人意外且驚喜的是,黃自對海軍有興趣,家中有海軍的書,一本要二十幾個大洋的軍艦插圖書(換成現今購買力,一塊大洋大約值640元台幣,所以等於一本書將近一萬兩千台幣),他會買來看,有軍艦進港時,他會跑去看軍艦,桌上放著海軍的書,他說這一種癖好。

誠摯的邀請你,與我一起穿梭回到過去,聽聽這個至情至性、洋溢著溫情的作曲家所寫出來的動聽音樂;他是我打從心裡喜歡的作曲家,你將會聽到我特別編寫的管弦樂版本《長恨歌》,它將令你更加的愛上它;我常在想:若有一天在九泉之下見得著面,我會很顯擺的跟他說,你覺得如何?還喜歡嗎?

AOD免費專區─即將上架>>


【Inside Music】節目概要 
主題:
從伊貝利亞走向國際,Part2-德布西與拉威爾筆下的西班牙

1867年出生的葛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以及1876年出生的法雅(Manuel de Falla)成為二十世紀初西班牙的代表作曲家,前者以他浪漫動人的鋼琴曲集《戈雅風》(Goyescas, 1911)走紅美國,後者以他在1919年接受俄羅斯芭蕾舞團團長戴亞吉列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 委託創作的芭蕾舞劇《三角帽》(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or Le tricorne),以阿拉孔(Pedro Antonio de Alarcón, 1833-1891)的同名小說故事情節,再加上Pablo Picasso亮麗的舞台設計以及馬辛( Léonide Massine, 1896-1979 )的編舞,這集合國際一流重量級藝術人物的製作,將法雅推上西班牙國家代表作曲家的寶座。

在本集的節目中,我們要聽這兩位作曲家在這之前的一些作品,他們的藝術創造力與獨特的音樂風味為這歷史與文化多元的神祕熱情之國留下不朽的音樂篇章。

AOD免費專區─即將上架>>

說到西班牙音樂,您想到的是什麼?吉他、響板、熱情的佛朗明哥節奏?您不妨去了解一下西班牙作曲家葛拉納多斯)!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