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相對論】跟著姚立群導演走進《Oh! Baby 2025》的身體實驗場


 在世人的眼光中,他身懷殘疾,
走路、說話,都會不受控制的扭曲晃動,
在世人的眼中,這絕不是一個可以站上舞台的肢體,
但他卻以自身的障礙,
翻轉了所有人腦中的理所當然。

10/31(五)18:00,藝術相對論,
跟著身體氣象館負責人姚立群導演,
走進《Oh! Baby 2025》的實驗場,
重新覺察潛藏在你我內在,那也許從來未曾自省過的偏見與高牆,
再一次思考身體的意義,
打破對障礙、正常與藝術之間,那一道界線的想像。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與鄭雅麗 黃思農一探《如如在耳》的城市聆聽計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2年的報告中指出,
對生物多樣性的三大威脅,城市噪音排名第一,
醫學專家指出,長期的噪音可能帶來不孕症、失智甚至兒童閱讀障礙,
原來,城市噪音竟是你我身邊的隱形殺手,
每天每小時每分每秒從不停歇、絕無空檔、沒得商量。

10/24(五)18:00,藝術相對論,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
再拒劇團藝術總監黃思農,
要在眾聲喧嘩的2025白晝之夜,
邀您跳脫慣性,在《如如在耳》的城市聆聽計畫,
從人類之外的另一層視角,解讀城市的各種聲音。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彭弘智的《未完成之作》以藝術的方式為亡者完成未竟之事

 

英年早逝的藝術家,
心中是否都還留著有作品還來不及完成的遺憾?
在長輩去世後的空屋裡,
為何只鎖著遺照、遺物卻好多年不敢打開房門?
是逝者如斯? 還是往者已矣?
是有什麼他們想要說的? 或希望有人幫他完成的願望呢?

10/17(五)18:00,藝術相對論,
跟著藝術家彭弘智走進他的《未完成之作》,
藉著靈媒與觀落陰的方式,問一問亡者們還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
討論一下還有哪些想要實現的作品?
攜手跨越幽冥的分界,以藝術的方式為他們完成未竟之事。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張徐展聚集了老鼠、白蟻、兔子狐狸鼠鹿與蒼蠅的生靈馬戲



他的影片得過金馬獎,
他的演員都是他自己親手製做的,
甚至變成了歐美好多個美術館的收藏品,
但這些演員都不是俊男美女,
反而是些你可能會尖叫,或一掌就想打死的蒼蠅、蟑螂,甚至過街老鼠。

10/10(五)18:00,藝術相對論,
跟著藝術家張徐展走進他聚集了老鼠、白蟻、兔子狐狸鼠鹿與蒼蠅的生靈馬戲,
看這些微小的生命,如何用他們頑皮、狡黠、堅毅的方法逃生,
在張徐展獨創的逐格紙偶動畫藝術中,
綻放一場眾聲喧嘩、小卻自信的生靈馬戲。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與TAI身體劇場瓦旦・督喜一起穿越《最後的隧道》



這是一段長長的旅程,
每年,他們要用自己的雙腳徒步一百公里,
在一次經過幽暗綿長又潮濕的隧道時,
身體的記憶、族群的遷徙與文化的意象忽然在光影交錯之間,
化為了文字與肢體的靈感。

10/03(五)18:00,藝術相對論,
TAI身體劇場藝術總監瓦旦・督喜,
邀你一起,穿越《最後的隧道》,
在視覺與感官的探索之中,
展開一場身體與靈魂的文化對話。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身分認同就從鬼故事說起,區秀詒《K與龐蒂的神秘降靈》


 

你知道哪些知名的女鬼?
台灣的林投姐、日本的貞子、蘭若寺的聶小倩,
但如果來到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
晚上走路千萬不要靠近香蕉樹,
因為鬼界的知名天后龐蒂雅娜,就棲身在香蕉樹裡。

9/26(五)18:00,藝術相對論,
藝術家區秀詒跟你聊聊女鬼龐蒂、K先生,以及跟降靈有關的傳說故事,
在歷史的情感,與文化的記憶、遺忘和失落之間,
尋找身分認同的裂縫中,
那虛實交錯,不斷游移的幽靈。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飛人集社石佩玉介紹第一屆『ECHO偶計劃』


 

在您的印象當中,
偶戲裡的偶,一定會是人的形狀嗎?
但如果在這齣戲裡,沒有任何材質塑成的人偶甚至動物偶,
那麼你覺得,它依然可以成為一齣偶戲嗎?

9/19(五)18:00,藝術相對論,
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為您介紹第一屆『ECHO偶計劃』,
拋開對於形體的執著與迷思,
一疊A4紙,一顆籃球、一個杯子,
任何物件其實都有可能生動地述說一個故事,
活出一段精彩的生命旅程。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羅文瑾《有可能,但現在不行》, 邀您一起在荒謬裡笑,在笑聲裡哭

 

卡夫卡筆下的存在, 
捕捉到了生命的無力感、荒誕、等待、反抗和徒勞。
然而從編舞家眼中,
她在文字裡看見了身體的動作,和肢體面對一切時的反應。

9/12(五)18:00,藝術相對論,
編舞家暨稻草人藝術總監羅文瑾,
為您介紹第二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有可能,但現在不行》,
從卡夫卡的小說到編舞家自我的生命體悟,
邀您一起在荒謬裡笑,在笑聲裡哭。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臺灣國際攝影節 總監曹良賓,按下 「民主的相機」快門



在這手機即是像機,
人手一支,隨走隨拍的年代,
一張照片,能為你我開啟什麼樣不同的視角?
一台相機,能為人類的大腦掀起多大的腦內革命呢?

9/5(五)18:00,藝術相對論,
就由2025 TIPF 臺灣國際攝影節總監 曹良賓,
跟你分享,如何用相機,發起一場民主革命?
因為每一幅影像,其實都表達著一種立場一種態度,
每個人手機裡的相簿,都在構成這個社會的「共同記憶」。

 

本節目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台新新光金控,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