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崑曲】東吳大學許正弘教授「歷史真有戲」單元,跟著長春真人與馬可波羅遊蒙古


《馬可·波羅遊記》插圖:馬可·波羅和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在大都的王廷

 

現代人旅行,喜歡拍照上傳臉書或者IG,抒發見聞與感想,
其實古人也不遑多讓,
好不容易有機會出趟遠門看看大千世界,
當然要寫下遊記,或口述故事請人紀錄,
久而久之,旅行遊記成了解開歷史謎團的另一條重要線索。

11月2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歷史真有戲」單元,
東吳大學歷史系許正弘教授,
就從丘處機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以及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兩本遊記,
帶我們跟著七十三歲老道士,和十七歲義大利少年商人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線,
一起走進七百多年前蒙古大帝國的生靈百態。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東華大學朱嘉雯教授談元雜劇「相國寺公孫合汗衫」
 

 

熟悉古典戲曲或小說的人一定都知道,
失散多年的親人或愛侶再次相逢,
一定要有個能讓彼此相認的信物,
它可能是面破成兩半的鏡子,可能是對拆開的玉珮,
但,一件破汗衫,竟然也成了相認的信物。

10月26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東華大學國際紅學中心朱嘉雯教授,
就從一件塵封十八年,撕開兩半的舊汗衫說起,
跟你說個元雜劇「相國寺公孫合汗衫」的故事。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朱嘉雯教授(東華大學國際紅學研究中心)訪談音樂唱詞

節目插播 2'43"

詞:曹雪芹 
曲:吳楚楚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溫宇航談人生啟蒙戲《白兔記》「出獵」「回獵」
 

 

學習任何新事物,起跑的第一步,也就是啟蒙,絕對非常重要。
所以領進門的師傅,被尊稱為啟蒙師,
而孩子們學的第一齣戲,就叫做開蒙戲

10月19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崑曲小生演員溫宇航,跟您聊聊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開蒙戲
《白兔記》「出獵」「回獵」
咬臍郎頭上勒著紫金冠、冠上長長的雉尾,
腰上綁著大帶、配著寶劍、劍柄繫著劍穗、腳上穿著厚底,
一個不小心,所有的東西都會纏在一起、亂成一堆,
開蒙戲的基本功,就從這一個角色上,慢慢扎根。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溫宇航(崑曲小生演員)訪談音樂唱詞

節目插播
劇目:《白兔記‧回獵》3’56”
演唱者:溫宇航(飾咬臍郎)
(夾白)鄒慈愛(飾劉知遠)
曲牌:【錦纏道】
唱詞:【錦纏道】(唱)望蘆葭,淺草中分圍跨馬,見一個白兔兒在面前過;(夾白)趕到那裏?(唱)我直趕到前村柳陰之下;(夾白)可曾見什麼?(唱)見一個婦女身落泊,她跣足蓬頭遭折挫;(夾白)她可曾說過什麼?(唱)她說被兄嫂日夜沉埋,行行淚灑,她口口聲聲只怨…(夾白)怨著誰來?(唱)怨劉大。
 


臺灣豫劇團謝文琪介紹豫劇之美!
 

 

 

為了愛唱歌,想當歌星,她考進了藝校,
從不知道什麼叫做豫劇,到一唱三十年,
小女孩原本舞台上的歌星夢,
就在人生奇妙的機緣與轉折中,
成為紮紮實實深根基層的藝術推廣使命。

10月12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臺灣豫劇團當家旦角演員謝文琪,
跟您聊聊什麼叫做豫劇,
看這麼一個原先發源自河南的戲曲,
是怎樣飄洋過海,在臺灣生根發展,
開起了自己全新的藝術樣貌與表演生命。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臺灣豫劇團 謝文琪訪談音樂唱詞

演唱者:謝文琪(飾陳三兩)4'17"
劇目:《陳三兩爬堂》
唱詞:【曲子、書韻】陳奎好比一隻虎,陳三兩好比捕鼠貓。猛虎跟著貓學藝,膽大貍貓把虎教,竄山跳澗,我都教會,得第把我恩忘了;大老爺,你替我想一想,這樣的門徒可教不可教;我好比一葉孤舟,在順水飄,船到江心失了篙。有前因無後果,有了上節無下梢;恨上來,我把陳奎罵,你的文章是誰教,得恩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小兒曹,陳三兩越罵,心越惱。


東吳大學歷許正弘教授為您拆解「誰的成吉思汗」
 

元太祖成吉思汗(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成吉思汗條

 

有人說他是草原上一批孤獨的狼,
有人聽見他的名字就全身瑟瑟發抖,
他的殺戮與帝國橫跨了廣闊的歐亞大陸,
他至今留下的影響,甚至被人比喻為現代世界的肇建者。

10月5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東吳大學歷史系許正弘教授「歷史真有戲」單元,
將從政治、戲劇、文學、歷史等各種不同角度,
跟您聊聊「誰的成吉思汗」?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東華大學朱嘉雯教授戲說元雜劇《魔合羅》


 

戲裡的人生雖然多是虛構,
但一個受歡迎的劇本,表示它獲得了觀眾的認同,
因此多少可以反應出那個時代的人心與氛圍,
甚至可以帶我們認識許多當時的器物與風俗。

9月28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為您介紹一齣元雜劇《張孔目智勘魔合羅》,
一只當時民間七夕乞巧時給孩子們玩的小公仔魔合羅,
為什麼最後會成為一樁殺夫冤案的破案線索呢?
就請東華大學國際紅學中心朱嘉雯教授說給您聽。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臺灣崑劇團陳長燕與劉稀榮介紹《水滸記・借茶活捉》與《風箏誤》
 

 

借一杯茶喝,
哪知竟勾引出了曖昧、偷情與兩條共赴黃泉的幽魂,
放一只風箏,
誰料竟然牽起一連串誤會、錯愛與兩對歡喜鴛鴦,
命運的轉折,似乎總發生在隨手不經意的一個小小的動作上,

9月21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臺灣崑劇團陳長燕與劉稀榮,
跟您聊聊兩齣精彩好戲,
到底茶該不該借人喝? 斷線掉落的風箏該不該去撿?
聽了故事,心中自然會有你自己的答案。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崑曲小生演員溫宇航戲說《紅梨記‧亭會》
 

 

在古典戲曲裡,
只要一提到後花園,總讓人有無限遐想,
而後花園裡最有戲的地方,當然就是園中的涼亭了,
涼亭裡可以坐著喝茶、賞花、打盹,偷偷約會,
甚至,還可以編造一段鬼故事。

9月14日,週日晚上九點,不只是崑曲節目,
知名崑曲小生演員溫宇航跟您聊聊《紅梨記‧亭會》,
當行走的賀爾蒙遇見了假裝閨秀的一代歌姬,
當一段浪漫的戀情偏偏要被說成是個鬼故事,
那麼涼亭裡的戀人,到底有沒有會修成正果呢?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溫宇航(崑曲小生演員)訪談音樂唱詞

節目插播
劇目:《紅梨記‧亭會》
演唱者:溫宇航(飾趙汝舟)3'52"
曲牌:【桂枝香】
唱詞:【桂枝香】月懸明鏡,好笑我貪杯酩酊,我忽聽得窗外喁喁,似喚我玉人名姓,我魂飛魄驚,我魂飛魄驚,便欲私窺動靜,爭奈我酒魂不定,我睡瞢騰,只落得細數三更漏,長吁千百聲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