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史特勞斯 歡樂紅波旁

愛情靈藥

NT $850

數量

產地:哥倫比亞

烘培方式:水洗、淺焙

產品規格:1

【訂購須知】1.您好,我們的咖啡豆都是現烘焙,到貨時間為10個工作天內(不含例假日),因烘焙過程是需要時間和人工。2.目前只接受網站線上訂購。

舞曲大帝國
不是在
九O年代建國

 

由上而下形成的文化,精緻、嚴肅;
由下而上發展的文化,熱情、輕鬆!

小約翰.史特勞斯是音樂史上第一位,
以流行音樂舞曲切入市場,
卻在古典音樂史上留名的音樂家!

十九世紀,奧國首相梅特涅為了避免中產階級參與政治搞革命,
鼓勵民眾盡情享樂,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順勢而起,全國昏頭轉向!

「只要天旋地轉,忘了海誓山盟…」
「男不佩劍,女不穿針…」
維也納只想跟著三拍子旋轉!

什麼是流行?什麼又是古典?
小約翰.史特勞斯不想討論這個話題,
因為他了解,「音樂是從腳開始的!」
而且「玩音樂」要比「談音樂」快樂得多!

舞曲天王的熱情和手舞足蹈的狂放,
愛樂原生咖啡豆用三拍,香醇旋轉…

今天的流行,明天的經典


§ 烘豆發想 §

小約翰‧史特勞斯是音樂史上,第一位以大眾流行音樂創作,卻在古典音樂史上留名的作曲家。
三拍子圓舞曲是史特勞斯家族的招牌,可是小約翰‧史特勞斯卻認為,圓舞曲不應該只是不停地快樂旋轉,而是要能夠安撫戰敗後的維也納人心。「藍色多瑙河」,具體實踐了這個理念,抒解壓力,振奮民心。
和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天鵝湖」一樣,世人都不會認為「藍色多瑙河」只是一首舞曲,而是一首優美的音樂,適合單獨聆聽。
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都曾經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居住、留名,但是小約翰‧史特勞斯至今仍是維也納的代言人,而這首曲子也是每年新年音樂會必演作品。
這首音樂旋律流暢、清新脫俗,少了其他圓舞曲的狂歡激情,原因在於它原來是一首歌頌多瑙河的短詩,小約翰看完,詩性大發,樂興自然優雅、動聽。
愛樂原生咖啡豆十分樂意隨圓舞曲快樂旋轉,更認同「沒有壓力的聲音」必須時刻存在,所以借用「藍色多瑙河」發想,邀「圓舞曲之王」代言,烘焙歡樂時光,閃爍在味蕾上「Bling Bling」的甜美…只是這次多瑙河變了顏色,不是藍色,而是琥珀金褐汁液,層次多變,韻味,無窮。
您喝喝看,別忘了,要用三拍子的速度…


§ 聽音樂 品咖啡 §

躺著聽、快樂喝...音樂廳做不到!

《精挑細選 行家版本》

1.Riccardo Muti Wiener Philharmoniker

Johann Strauss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walzer), op.314

2.春之聲圓舞曲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tal Doráti
J. Strauss II: Valses & polkas (Stereo Version)


 

愛樂精選 歡樂紅波旁 愛情靈藥 

產國:哥倫比亞
產區:考卡Cauca
高度:海拔1950~2050公尺
品種:紅波旁Red Bourbon
處理:水洗Washed
烘焙:淺焙Light Roast
風味:紅葡萄、柑橘、黑李,奶油感

 

產區及品種介紹:

紅果於甜度Brix 22°以上採收,將其浸泡在乾淨的清水中3個小時,取出後,進行第一階段的厭氧發酵(紅櫻桃置於密封容器,抽出氧氣,進行無氧發酵8小時),接著將紅果放置棚架,接續日曬處理,定時翻動紅果,日曬乾燥約23天(溫室溫度控制在32-34°C),直到含水降至10.5%,即完成。

在哥倫比亞的精品咖啡農園中,聖圖阿里歐莊園(Finca Santuario)一直是產業內技術和栽植工法的佼佼者,其中的靈魂人物就是莊園主卡米洛梅里薩德(Camilo Merizalde)。出生在哥倫比亞的考卡山谷(Valle de Cauca)的卡米洛,從小就常常到家裡附近的咖啡園看大人處理咖啡,畢業後在美國擔任哥倫比亞食品飲料廠的經理,常有機會回到家鄉哥倫比亞採購咖啡生豆,當時卡米洛內心開始思考,為什麼哥倫比亞的咖啡在品質上常無法和非洲及中美洲相比較,往往人們認為哥倫比亞的咖啡並不在精品咖啡生產國之列。這段期間內卡米洛開始研究和閱讀咖啡栽種的相關知識和書籍,希望可以種植出讓世人為之驚豔的精品咖啡,並且不斷在哥倫比亞尋找具有優質微氣候環境的莊園,直到西元2000年終於在哥倫比亞考卡省內找到一塊心目中最優秀的農地,並開始著手將心目中理想的咖啡農園理念,實現在這個命名為聖圖阿里歐的莊園內。

卡米洛先從莊園內的土質改善著手,藉由大量栽種灰葉屬植物提供大地豐富且自然的氮,同時也保留了許多的原生植物和水果樹提供土壤多元化的養分來源,接下來卡米洛便開始分析莊園內的地形,並劃分成266個不同的微型區塊,以方便莊園主更容易追蹤管理園區內咖啡的生長情形和微氣候的變化。

接著開始選擇栽種的咖啡品種,卡米洛在一開始便打定主意選擇產量低、品質佳的原生系品種,終於在2002年十一月種植了第一株的鐵比卡(Typica)咖啡樹,直到今日在聖圖阿里歐莊園內陸續擴充了許多杯測表現非常優秀的品種,例如:鐵比卡、藝妓、波本、尖身波旁等。

由於莊園內海拔高度高達1,950~2,050公尺,日夜溫差大且遍布火山灰質土壤,因此特別適合這些嬌貴的品種進行培育。

最後則是建造屬於自己的水洗處理廠和曝曬乾燥室,卡米洛首先替乾燥室兩側安裝了大型抽風機,利用抽風機的原理加速空氣流動,除了可以避免生豆過度發酵外更可以穩定控制曝曬室的溫度。具有十足實驗精神的卡米洛更藉由和2015WBC冠軍Sasa Sestic合作的經驗改良了水洗處理廠內的水洗設備,利用不銹鋼桶和圓角的設計大幅提升品質穩定度和甜度感受。

經過多年的努力,卡米洛第一批的聖圖阿里歐生豆終於在2005年正式出口,直至今日已經成為許多比賽選手首選的合作對象,除了WBC冠軍Sasa Sestic之外,像是2013澳洲咖啡師冠軍Matt Perger也對聖圖阿里歐莊園的生豆讚不絕口,藉由和EK43磨豆機的結合,在當年獲得WBC世界大賽第二名。卡米洛也不斷的從經驗中嘗試和實驗許多新方式來提升咖啡品質,每年的杯測中總是會發現莊園更多的風味表現和獨特品種。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