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Sunday

2025-04-20

00:00

|

02:00

布魯斯‧威力

沈鴻元、蘇重

艾靈頓公爵說:「沒有搖擺,就沒有爵士!」
菜鳥帕克說:「你若不置身其中,就無法演奏出真正的爵士!」

金鐘獎主持人,「臺灣爵士一哥」沈鴻元,盡情搖擺,經典回顧!

查看曲目

02:00

|

07:00

音樂水龍頭

劉昱沁

無論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或是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就讓音樂舒緩您白天壓力過後的情緒,穩定您夜裡清醒時的思緒!

查看曲目

07:00

|

08:00

音樂禪

王世強

行亦禪,坐亦禪,音樂讓您神往,韻律讓您超然...

查看曲目

08:00

|

11:00

樂來樂高

王世強

週末清晨,適合暫時放下緊張情緒,慢放生活步調,讓您的心靈,煥然一新!

查看曲目

11:00

|

13:00

一生的古典音樂計畫

節目部

【莫札特:G大調第17號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第22號鋼琴協奏曲】

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曾經養過一隻寵物鳥,牠整天嘰嘰喳喳,隨口哼著不知名的旋律。有一天,莫札特靈機一動,運用牠所唱的旋律,寫成了「第十七號鋼琴協奏曲」。
而在莫札特離開家鄉搬到維也納之後,開始了作曲家兼演奏家的雙重身分,並且創作他要表演的鋼琴協奏曲。在一次次的演奏會中,聰明的莫札特,似乎抓到了維也納人的音樂品味,推出的作品一首比一首精采,莫札特也逐漸地打開了名聲,人氣愈來愈旺。

查看曲目

13:00

|

15:00

樂興之時

王琦

兩分鐘的音樂,是短曲小品,卻能讓我們隨著樂思穿梭古今、飛越百川。
樂起,興起。在這片刻,流洩的音符將帶你徜徉樂興之時、幻想之境...。

查看曲目

15:00

|

17:00

Time Traveler 時光旅人

姚仁恭

本週時光旅人有三個主題,分別要為你播放歌名有 「真實、真誠(True)」、「誠實( Honest)」及「幫助(Help)」的曲子,每個主題一單元,共十九首歌曲。

查看曲目

17:00

|

19:00

世界音樂會

德國之聲

【2020年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音樂節】

愛沙尼亞指揮家帕弗.賈維 (Paavo Jarvi),曾在 2010 年因貝多芬的交響曲全集錄音,而被選為「年度指揮家」。十年之後的 2020 年,正好是貝多芬兩百五十週年冥誕;帕弗‧賈維決定再一次挑戰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不過,經過十年的經驗累積,這次他會如何更上一層樓,為這些交響曲賦予新的意義?
在 2020 年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音樂節」上,帕弗‧賈維和他所率領的「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將帶來貝多芬的第四號交響曲、第八號交響曲,以及「柯里奧蘭」序曲。同場還有兄妹檔小提琴家 Christian Tetzlaff、大提琴家 Tanja Tetzlaff 與鋼琴家 Lars Vogt 攜手呈現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邀請您一起透過本週的節目共襄盛舉!

【演出曲目】

Ludwig van Beethoven: Coriolan overture, op. 62
Max Bruch: 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op. 26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4 in B-flat Major, op. 60
Ludwig van Beethoven: Triple concerto in C Major, op. 56

查看曲目

19:00

|

20:00

吉他風景線

蘇孟風

經典名盤 Classic Album《Fantaisie Hongroise 匈牙利幻想曲》
匈牙利作曲家梅爾茲是吉他音樂當中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作品13號的「吟遊詩人之歌」,作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從樂曲的標題就能夠感受到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時也充滿戲劇性。各曲的標題往往讓人一看就進入音樂的想像空間。這類型的小品使吉他更讓人感覺親近、詩意,而演奏這樣的作品,為了表現更深一層、難以言喻的氛圍,同樣需要高超的彈奏技術。
法國吉他名家 Gabriel Bianco 在贏得2008年美國GFA國際吉他大賽首獎後在著名的Naxos桂冠系列推出個人獨奏專輯,除了多首浪漫樂派經典代表作品,也改編演奏了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精湛的彈奏技巧加上細緻的演奏詮釋,賦予樂曲驚人的說服力。

查看曲目

20:00

|

21:00

黑白雙人舞

葉綠娜

【你來不及參與的鋼琴黃金年代】

奧匈裔德國作曲家李斯特(Liszt Ferencz/Franz Liszt,1811-1886),以對鋼琴音樂高超的作曲、演奏能力著稱。1840年代在歐洲大型巡迴的「李斯特狂熱」現象奠定了鋼琴演奏名家的地位之外,作為浪漫主義音樂「新德意志樂派」的先驅,他也以多產作曲家的身分拓展、推進了鋼琴作品的革新實驗與創作可能。
除了身為音樂家的卓著貢獻,他同時也是位貢獻更廣的鋼琴教師。早從16歲開始,他就不斷在巡演的同時維持鋼琴、作曲的教學,據估計弟子總共超過400人,知名指揮家Hans von Bülow(1830-1894)正是他的知名學生之一。李斯特開創了「大師班」這種音樂教學模式,孜孜不倦地一直四處奔走作育英才直到過世,甚至完全不收學費。
本集節目從眾多李斯特的弟子們所留下的古老錄音,深入介紹這位「鋼琴之王」的遺風究竟如何演奏、魅力何在。

查看曲目

21:00

|

22:00

不只是崑曲

劉家渝

【崑大班陳治平談《火判》的淨行之美】

生旦淨末丑,
淨,就是舞台上我們俗稱的花臉,
但為什麼臉上色彩最多,
人物性格最粗曠,
武打身段最複雜的這個行當,
會被人稱作是乾淨的淨字呢?

不只是崑曲節目,
特邀崑大班淨行名家陳治平,
以他的舞台名作「九蓮燈‧火判」為題,
為您精彩說戲,
更深入剖析淨行表演的舞台精隨。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查看曲目

22:00

|

23:59

Radio Concert

王世強

最擅長用音樂和世界溝通的人!
【傳奇大師現場重現-李希特演奏貝多芬及莫札特】

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形容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擅長用音樂和世界溝通的人。」義大利威爾第音樂院(Verdi Academy)教授拉塔里諾(Piero Rattalino, 1931~2023)形容李希特:「在歷史上能夠和李希特相提並論的鋼琴家,只有李斯特(Franz von Liszt, 1811~1886)和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晚期的李希特堅持不再進錄音室,甚至進行「漫遊式」的巡迴演出,也就是走到哪裡就在當地演出,舞台不開燈,只在樂譜旁點著微亮的蠟燭,希望欣賞者專注的是「音樂」,而不是演奏者是誰。西元1991年以及1992的兩場獨奏會,演出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和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作品,分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及德國陸德維茲堡,是少數在「較大的音樂廳」中留下的珍貴現場紀錄。尤其在德國演出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完全以他心中的合理速度詮釋,讓許多鋼琴家同行歎為觀止!

查看曲目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