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othea Von Ertmann(1781~1849)
西元1809年至1814年期間,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著手創作「第二十六號」及「第二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此時正值歐洲政治最動盪的時刻。先是西元1809年法奧戰爭開戰,1812年到1813年間法軍又在俄國、萊比錫等地接連戰敗。歐洲的皇室貴族為了鞏固勢力,於1814年由奧國首相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 1773~1859)主導,召開維也納會議,除了研議拿破崙戰敗後,重新劃分歐洲勢力,以及降低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恢復封建制度。
一連串的變動,使得貝多芬的生活受到了衝擊,同時也影響了他的作品。其中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採用德語標題和標示,取代原來的義大利語,樂譜指示更精確直接,同時也因為戰爭的影響,激發了他的愛國情操。
這段期間同時也是貝多芬創作生涯從中期邁入晚期的的時刻。他陸續完成了「第七號交響曲」、「第八號交響曲」,室內樂作品也繳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如著名的第七號鋼琴三重奏「大公」或是弦樂四重奏「莊嚴」。作品中,都可以發現貝多芬創作中期的特色,宏偉的格局、充沛的能量、多變的情緒和誇張的對比。
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創作於1809年到1810年間,標題的由來與奧地利貴族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 1788~1831)有關。魯道夫大公是貝多芬的贊助者,也是朋友和學生,1804年認識了貝多芬之後,兩人之間的友誼持續到貝多芬過世為止。西元1808年,巴伐利亞宮廷有意聘任貝多芬,魯道夫大公為了將他留在維也納,召集了兩位貴族,與貝多芬立下合約定期給予生活年金。 西元1809年五月,拿破崙軍隊入侵維也納,使得奧國皇室紛紛逃離音樂之都。這段期間貝多芬正在譜寫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的第一樂章,在原稿上他用德語寫下了標題「告別(Das Lebewohl)」,並且附註「在我尊敬的魯道夫大公臨行前,1809年5月4日於維也納」。同年十月戰爭結束,隔年一月底大公回到了維也納,期間貝多芬陸續完成了第二樂章以及第三樂章,分別附上「不在(Abwesenheit)」與「重逢(Das Wiedersehen)」等標題,最後出版時也將此曲題獻給大公。
西元1816年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創作了「第二十八號鋼琴奏鳴曲」,這部作品通常被認為是他晚期鋼琴奏鳴曲的開端,也是貝多芬風格轉變的關鍵,比起中期作品中,這部作品充滿宏偉的格局和多變的情緒,顯示他的作曲風格漸漸走向內斂、反省與冥想等特性。「第二十八號鋼琴奏鳴曲」的特質較「陰柔」、「具親和力」,比起中期隨處可見的強音,曲子裡貝多芬運用了更多的弱音,這項特色在貝多芬同時期的其他作品中也經常可見。除此之外,許多人認為貝多芬脾氣暴躁、難以相處,事實上他也擁有許多的朋友,其中更不乏女性,這部作品的題獻對象就是貝多芬的好友艾德曼男爵夫人(Baroness Dorothea Erdmann, 1781~1749),在維也納他是一位受到敬重的女性,也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貝多芬得知夫人喪失愛子後,彈奏這首奏鳴曲安慰夫人悲慟的心情。
「第二十八號鋼琴奏鳴曲」以「快、慢、快」三個樂章譜寫而成,在第一樂章純樸的音符中,包含對艾德曼男爵夫人無限的安慰與溫暖的祝福,豐富的和聲表現出如夢般的意境。最終的慢板樂章開頭,貝多芬運用鋼琴的特性,展現豐富的和聲,呈現特殊的幻想性格,發展部以四聲部「賦格(Fuga)」,交織出強而有力的音效,再經由連續琶音進入再現部,以連續演奏強烈的和弦音結束最終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