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愛樂傳情‧三十而立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西元1862 ~1863年

類型:獨奏曲

作曲家小傳:
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出生於德國漢堡,父親是一位樂師,經常在社交場合表演小提琴或法國號來賺取微薄的酬勞。
布拉姆斯十歲時就和父親出入各種聲色場所,複雜的成長環境加上艱苦的生活,使得布拉姆斯的童年並不快樂,這或許是造成他性格孤僻、甚至不懂得和異性交往的最大原因。
不過,布拉姆斯的音樂才華,並沒有因為惡劣的成長環境而被抹煞。在他畢生的創作領域中,留下了多首大型管弦樂曲(包括四首交響曲、兩首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膾炙人口的「大學慶典」音樂會序曲等)、為數眾多的室內樂曲與獨奏曲等,他的音樂成就,曾被樂評家拿來與德國前輩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相提並論,足見布拉姆斯的非凡地位。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布拉姆斯年輕時並未留鬍子,根據文獻記載,他蓄鬍的原因為:「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鬍子刮得很乾淨的人,會被人誤認為演員或牧師」、「貝多芬沒有留鬍子」、「克拉拉最小的女兒認為有鬍子比較像爸爸」。

什麼是變奏曲?

簡單的說,它就像學生考試作答申論題,由一個短而明確的題目,不斷延伸、發展、變化,但不可離題。所以對作曲家而言,創作變奏曲必須有豐富想像力, 但又不能萬馬奔騰,一瀉千里。

一向被公認為保守的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 膽子也有夠大的時候, 他不但寫了主題變奏曲, 而且這個主題本身就是炫技變奏曲, 一變再變,技驚四座!

西元1862年, 布拉姆斯開始著手創作規模龐大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創作動機來自當時結識的鋼琴家好友陶吉西(Carl Tausig, 1841~1871)的啟發, 陶吉西演奏技巧卓越高深, 激發了布拉姆斯寫作炫技鋼琴作品的靈感, 因此選擇了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奇想曲為主題, 發展了這首炫技華麗的變奏曲。

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奇想曲本身就是一首變奏曲,布拉姆斯在主題之後,接連發展了二十八段變奏, 並各自以十四段變奏為一段落而區分成兩冊, 樂曲的變奏原理與布拉姆斯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是曲風更加華麗、節奏更為複雜, 甚至在每一段變奏中, 不曾出現重複的樂句!

從變奏曲中創造變奏, 就如同克拉拉所形容的這是一首「魔術師的變奏曲」, 布拉姆斯用奇幻的音色與技巧, 讓我們聽見他的內心騷動!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