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瓦第:光榮頌

愛樂傳情‧三十而立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西元1725年

類型:彌撒曲

作曲家小傳:
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為傑出的小提琴家、音樂教師與作曲家,曾經擔任教堂執事人員,因其有著一頭紅色頭髮,所以被人稱為「紅髮神父」。
韋瓦第雖被認命為教士,但對音樂的酷愛不亞於對宗教的熱忱,作品具有清新、親切之感,曲式清晰、旋律如歌般自然抒情,在世即以神劇、歌劇與奏鳴曲等創作聞名。
韋瓦第沿襲前輩作曲家柯瑞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以及托瑞里(Giuseppe Torelli, 1658~1709)的音樂語法,將巴洛克協奏曲帶入嶄新的境界,對標題音樂極感興趣,其中以附有多首十四行詩、描寫四季風情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最負盛名。韋瓦第一生中創作至少五百首協奏曲,大多以弦樂器為主,不但受到巴哈的重視,並且被後者引用為寫作範本。此外,韋瓦第為其後一百多年的協奏曲格式奠定了基礎,故有「協奏曲之父」之稱。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什麼是宗教音樂?


心情煩悶的時候,你最想尋求什麼樣的慰藉呢?或許西方的「宗教音樂」是個很好的選擇。

古今中外,不論是哪一種宗教,為了配合各類儀式的進行,都會搭配不同的宗教音樂,例如:在天主教彌撒儀式裡的「彌撒曲」、為往生者悼念追思的「安魂曲」、或是基督教禮拜時所唱的「讚美詩」等。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作曲家藉由宗教音樂表達對信仰的感恩與頌讚,到了浪漫樂派時期,作曲家在音樂中注入強烈的個人情感,所以這時期的宗教音樂更具有情緒感染力,甚至發展到後來,宗教音樂不只存在於教堂裡,更成了公開音樂會的演出曲目。

和一般的作品比較起來,宗教音樂更帶有聖潔肅穆的氣氛。下回,當您的心靈渴望寧靜時,不妨試試宗教音樂的安撫力量吧!

愛樂101

什麼是「馬祖卡舞曲」?


「馬祖卡舞曲」,是十七世紀流行於波蘭馬祖維亞地區的一種民間舞曲,這種舞曲和波蘭舞曲同樣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但樂曲規模較為小巧,風格也比較樸素。

和圓舞曲一樣,馬祖卡舞曲也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不同的是,馬祖卡舞曲的重拍通常都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至於樂曲的節奏,則隨著舞者旋轉時速度的快慢而有不同。

從十九世紀開始,馬祖卡舞曲吸引了許多作曲家以器樂曲的形式創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1849)為鋼琴而寫的五十多首馬祖卡舞曲。在這些作品中,蕭邦除了保留馬祖卡傳統的舞曲形式之外,還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包括特殊的轉調、和聲,以及彈性速度演奏法,不但創造出兼具詩意與民族特色的鋼琴小品,也提升了馬祖卡舞曲的藝術價值。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