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1 - Pickwickians

Music Insights (14)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從音樂作品內藏的元素,向外照見古往今來大千世界諸般情境。
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音樂裡,承載了多少觀點與感受的異同?
集合並列音樂作品、詮釋錄音,從音樂出發以探索世界的點點滴滴...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節目大綱


貝諾瓦(Alexandre Benois)是俄羅斯藝術界的關鍵人物,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藝術史家、評論家,同時也是著名的《藝術世界》(Mir iskusstva)雜誌的創辦人之一。他將俄羅斯藝術推向世界,並將其與西方現代主義連接起來的關鍵人物。

所有偉大的事業似乎都該有個特別的開頭,然而,這個轟動二十世紀初期,引領芭蕾與音樂風潮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卻是要從一群在聖彼得堡May’s College唸書的同學說起,他們自認是Pickwickian,人人酷似狄更斯筆下親切幽默天真善良的Samuel Pickwick。 Alexander Benois (1870.5.3-1960.2.9)是帶頭的核心人物,父親是知名的建築師,母親出自音樂世家,熱愛藝術與社交生活,Benois是個芭蕾迷,曾經帶著朋友們瘋狂的在一個星期內連看了6場的《睡美人》;Walter Nouvel (1871-1949)是這群人裡頭最懂音樂的人,可是個性吹毛求疵,常搞得大家難以忍受;Levoushka Rosenberg後來改從祖父的姓,改名為Leo Bakst (1866.2.8-1924.12.27),他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大且唯一具有專業技能的,在美術學院畢業以畫畫賺點錢之後,才在Benois的介紹下加入Pickwickians的陣營。

俱樂部裡的另一位成員是Alfred Nourok,他很迷E.T.A. Hoffmann的小說,連帶的使得大家跟著沾染了奇特鬼魅的浪漫氣質;Dimitrri Filosofov (1872.4.7-1940.8.4)出自典型的俄國貴族家庭,他們家的客廳成為大夥們聚會的地方,Filosofov並未積極參與其中,不過最重要的是有個表哥從靠近中亞烏拉山的縣城Perm來到聖彼得堡,這個有點土氣、長得圓滾滾、面色清新、嘴唇紅而富有感性、牙齒潔白整齊的人,正是戴亞吉列夫(Serge Diaghileff, 1872.3.31-1929.8.19)。

戴亞吉列夫想學作曲,然而被Rimsky-Korsakov勸退,他想學唱歌,可是朋友們認為他嗓音粗糙,對於繪畫方面也涉獵不深,他並不是什麼創作或展演的天才,然而他有一項能力是其他這群人所無,他對於結識藝術家以及「有用的人」有著無法滿足的胃口,最重要的是,他有將計畫付諸實現的無比能力與精力,他可說是史上第一位運用藝術家們為他創造藝術品的「專業經紀人」。

至此全員到齊,精彩無比的冒險即將展開,Ballets Russes將成為推動音樂與芭蕾連續三級跳,為藝術史留下千古佳話。

播出曲目


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Sleeping Beauty, Op. 66 - The Wedding,
23. Pas de quatre
i. Pas de quatre (Allegro non tanto)
ii. Variation

I The Golden Fairy (Allegro Tempo di valse) iii. Variation
II The Silver Fairy (Allegro giusto) iv. Variation
III The Sapphire Fairy (Vivacissimo) v. Variation
IV The Diamond Fairy (Vivace) vi. Coda (Listesso tempo)

Conductor: André Previn,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Sleeping Beauty, Op. 66 - The Wedding
22. Polacca (Procession of Fairy-Tale Characters) (Allegro moderato e brillante)
25. Pas de quatre i. Pas de quatre (Adagio) ii. Variation

I Cinderella and Prince Charming (Allegro Tempo di valse) iii. Variation
II The Bluebird and Princess Florine (Andantino) iv. Coda (Presto)

Conductor: André Previn,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主持人 陳樹熙】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