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作品75

Claude Debussy:Suite 'Bergamasque' ,for piano, L.75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1890年

作品類型:器樂曲(鋼琴獨奏)

電台排行榜:第70名

作曲家小傳:
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於巴黎音樂學院求學時,即有許多跳脫傳統思維的創作,德布西在作曲時廣納新觀念之舉,開啟了古典音樂的另一個紀元。與之前德奧古典樂派相較,法國印象樂派作品較為抽象、寫意,所創造的想像空間更為寬廣,符合人文思想的演進與改變。德布西受到印象派繪畫、象徵派詩人的啟發,音樂並不拘泥於調性,並強調感覺與想像,形成特殊的音樂風格,進而影響同時代作曲家,共同造就古典音樂史上的印象樂派。
德布西作品崇尚自然中永恆的神秘感,音樂彷彿是以聲音繪製的畫作,管弦樂作品壯麗悅耳,鋼琴獨奏曲極富靈性,成就甚高。最知名作品包括鋼琴曲「月光」、「棕髮少女」…等;管弦樂曲則有「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海」…等。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所繪的「睡蓮」系列油畫作品,總共約有250幅,展現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

德布西最著名的鋼琴曲之一「月光」,
收錄在他的「貝加馬斯克」組曲當中,
「貝加馬斯克」指的是當時義大利北方的音樂風格,
德布西對於這樣的音樂風格情有獨鍾,
總共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組曲,
有『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與『巴斯比舞曲』,
其中「月光」曾被改編成各種形式。

表情豐富的行板,
優美浪漫的旋律,
暗示了月光下寧靜的氣氛,
沿著月光之河順流而下,
思緒在回憶的河岸間靜靜地激盪、翻騰,
然後,再用一生一世慢慢地沈澱、回味。

這一切都正預言了印象樂派的誕生。

深度導聆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被稱為「印象樂派」的代表人物,之所以名為「印象」,是因為他的音樂,彷彿有種魔力,能讓你在腦海中勾畫出影像,就像在畫圖一樣。 若想認識印象樂派,就必須聆聽德布西的作品,而在德布西的經典名曲中,又有許多傑出的鋼琴作品,在寫景與意境上,都表現得很生動,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月光』。這首動聽的鋼琴獨奏曲,曾被改編成各種版本,或為電視、電影等配樂所用,很多人都曾聽過,卻少有人知道這首樂曲的由來。其實,『月光』並非以單獨一首樂曲的形式存在,而是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中的其中一首。

您已經是AOD會員? 登入
愛樂
立即訂閱您專屬的音樂饗宴
  • • 華人世界最大的古典(經典)音樂資料庫。
  • • 特色主題AOD、OnLine自由搭配聆聽。
  • • 隨時更新,精選最有價值的內容上架。
  • • 人性、溫度、接地氣!老少咸宜,隨選隨聽!
查看訂閱方案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單集收錄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