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史特勞斯:藝術歌曲「明天」

愛樂傳情‧三十而立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西元1894年

類型:聲樂曲

作曲家小傳:
德國作曲家理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曾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面臨歐洲大陸政治、社會、文化巨大的變動,及浪漫主義、寫實主義思潮的衝擊。他的音樂融合了華格納、李斯特與白遼士寫作標題音樂的手法,並在傳統的形式中,尋找新的創作素材和表現。晚年的理察.史特勞斯遭遇二次世界大戰的無情戰火,也面臨死亡的恐懼與悲愴,但在他的音樂中仍可尋找到無限的生命力,賦予人們更清新平靜的音樂感受,可說是浪漫樂派最後的大師。代表作包括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唐吉訶德」、「英雄的生涯」、歌劇「莎樂美」、兩首法國號協奏曲、以及聲樂作品「最後四首歌」等。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人類歷史、文化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舊之尾,不是新之首」!

「明天,陽光將依然照耀,在我那應當前往的道路上, 它將幸福的我們,再次結合, 在這陽光輕拂的大地……」

西元1894年,30歲的理察.史特勞斯, 將歌曲「明天」,送給生命中的摯愛,寶琳.安娜(Pauline de Ahna, 1862-1950), 兩人並攜手步上紅毯。

「朝著岸邊,那寬闊、蔚藍的海, 我倆將靜謐、緩慢地下沉, 無言地,我們的雙眼凝視著彼此, 沉浸在靜默的幸福。」什麼樣的愛,才是永恆?

什麼樣的愛,才是絕美? 藉由蘇格蘭詩人馬凱(John Henry Mackay, 1864~1933)的詩作「明天」, 理察.史特勞斯用音樂,道出了與世隔絕,最純粹昇華的愛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理察.史特勞斯,在歌曲「明天」完成後的五十年, 仍牽著妻子的手,凝視人生美好的夕陽, 並在「明天」,攜手相會。

延伸欣賞


最後四首歌

到頭來,為何依然「這山看,那山高?」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理察.史特勞斯偶然讀到愛森朵夫(Eichendorff)的詩作「薄暮時分」,感同身受而作出一系列歌曲。以華麗的管弦樂配器而著稱的理察.史特勞斯,在這部作品中以樸素的旋律道出了晚年的心境,四首歌曲分別以『春(Fruhling)』、『九月(September)』、『睡去(Beim Schlafengehen)』以及『黃昏(Im Abendrot)』為標題,其中前三首是德國詩人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的創作。對於當時八十多歲的理察.史特勞斯,這四首歌曲,象徵生命綻放與凋零的循環,也成為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春天』:抒情風格濃厚,歌聲順著詩的韻律,管弦樂充滿色彩,木管的震音象徵鳥叫聲。
『九月』:帶有些許的苦惱,豎琴和法國號效果優美,歌聲則顯得較為安靜。
『睡去』:原詩表達出赫塞受到精神打擊而呈現的疲勞,無法逃出夜的魔法之國。
當時已預感死亡的理察.史特勞斯,感覺詩就像是為自己而寫的。『黃昏』:此曲和原詩氣氛一樣,反映出對死亡的預感。

經歷了二十世紀外在環境的巨大衝突,理察.史特勞斯堅持自己的步調,以其獨特而壯麗的管弦樂配器手法,在音樂版畫上揮灑濃烈的熱情與色彩。即使浪漫主義早已悄悄退下舞台,古典音樂已在二十世紀換上了顛覆傳統的新風貌,理察.史特勞斯仍然歌詠狂飆時代裡最後的浪漫精神,也為這個混亂的世界,留下一絲最純真的音樂情感。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