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超乎想像,信手拈來,傳說,變傳奇!八十二歲鋼琴巨擘,薇莎拉茲鋼琴獨奏會,「一起」,來見證!
大家好,我是焦元溥!
八十二歲的薇莎拉茲,每一年還是會學習新的曲子,她曲目和知識的廣博,真的是我們凡夫俗子難以想像的,『每場音樂會,也只是看到她的一個小切片而已』!
薇莎拉茲這次來臺灣的演出曲目有:舒伯特的「樂興之時」,透明的質感裡,有不同的色彩表現,要讓人聽了覺得很享受,並不容易。
音色是反映自己的個性,她可以非常的直觀去切入曲子的本質,又可以『不做作的』帶出他想要的東西。
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是很難的作品,相當難彈!這個是『布拉姆斯十七、八歲』所寫的作品,薇莎拉茲怎麼樣來詮釋,我相信,『還是會聽到一個熱情如火的演奏』!
至於李斯特的作品,我覺得技巧本身不是重點,你要能夠,征服這個技巧,用這個技巧,做到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要靠像薇莎拉茲這種很靈動,然後有歌唱性、美感的鋼琴家』!
《薇莎拉茲鋼琴獨奏會》
演出曲目
Franz Schubert: 6 Moments musicaux, Op. 94, D. 780
舒伯特:六首樂興之時,作品94
Johannes Brahms: Piano Sonata No. 1 in C major, Op. 1
布拉姆斯:C大調第一鋼琴奏鳴曲,作品1
Franz Liszt: Consolation No. 3 in D-flat Major, S. 172
李斯特:降D大調第三號安慰曲
Franz Liszt: 3 Études de concert, S. 144, No. 1 in A-flat Major, “Il lament”
李斯特:三首音樂會練習曲,降A大調第一號「悲傷」
Sergei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7 in B-flat Major, Op. 83, “Stalingrad”
普羅高菲夫: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作品83
薇莎拉茲八十多歲,還會安排李斯特的『音樂會練習曲』,我希望大家去看看,她會怎麼樣透過技巧,展現李斯特音樂,想要展現的形象或畫面。
⋯我覺得她可能想要大家聽到,她所受到的教育、她所知道的普羅高菲夫⋯普羅高菲夫不是只有敲擊,你還是可以維持一個很美的聲音,彈出一個很有靈活、很有彈性的打擊樂器的效果,但不一定要有那種敲擊、難聽的聲音。
透過薇莎拉茲的演奏,讓我們體會到普羅高菲夫的作品,其實可以是這樣彈,甚至可能是更接近普羅高菲夫自己的彈法。
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種傳承下來的的聲音,請大家把握機會,欣賞這位傳奇大師的『現場演出』
三月六日,台北國家音樂廳、七日高雄衛武營,薇莎拉茲鋼琴獨奏會,行動之後,準備,「感動」!
【焦元溥】
臺灣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曾任大英圖書館艾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ship)、「20×10蕭邦音樂節」及「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等職務,也曾擔任於國家交響樂團「焦點講座」策劃事務等。他著有許多與音樂研究相關的書籍,其內容範圍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等。2013年,以節目《焦點音樂》獲頒第48屆廣播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 2022年,以專輯《樂讀普希金》獲頒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