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一生共創作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早期的作品多少帶有前輩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或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影子,呈現出典型的「古典樂派」風格,例如: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或是D小調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等。
但是,在這之後,貝多芬經歷了漸漸失去聽力的打擊,生命態度有所轉變,他經常將內心情感衝突,全部透露在音樂裡,不時展現戲劇化的抗爭情緒,例如: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或是降E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在1810年代中期之後,貝多芬進入個人音樂生涯晚期,這時期的他卻表現出和之前截然不同的風格,有的作品瀰漫著濃厚的幻想色彩,有的則是具有強烈的實驗精神,更有的是蘊含著深沉內斂的性格,「降A大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就屬於後者。
貝多芬的鋼琴創作,其實和這項樂器的演進發展,息息相關。早在先前寫作降B大調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的期間,貝多芬因為獲贈一架性能更為優越的新型鋼琴,而讓他的創作和演奏技巧,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從他晚期的鋼琴奏鳴曲中經常出現的超低音、以及強烈對比的力度,就可以發現鋼琴性能的一大轉變。完成於1822年的「降A大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就是最好的範例之一。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一生共創作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在音樂史上被稱為鍵盤器樂作品的「新約聖經」。完成於1822年的「C小調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則是他在鋼琴奏鳴曲領域最後一首、也是堪稱極致經典的作品,曾有人形容,這部作品彷彿一座雄偉教堂頂端的十字架尖頂,高聳入天,登峰造極。 這首奏鳴曲創作於1821至1822年間,當時貝多芬正同時進行「E大調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降A大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莊嚴彌撒曲」的寫作。 特別要提的是,「莊嚴彌撒曲」是貝多芬為了他最忠實的贊助人魯道夫大公(Archduck Rudolph, 1788~1831)即將就任「科隆大教堂」主教職位而特地創作,這部作品不只氣勢宏偉,更呈現了貝多芬信仰虔誠的一面。在同時期平行創作的「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多少也融入了「莊嚴彌撒曲」的影響,包括飽滿豐厚的音響、以及澄澈寧靜的氣質。 這首鋼琴奏鳴曲雖然只有兩個樂章,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樂曲中處處可見貝多芬強烈的音樂情感與旺盛的企圖心,尤其佔了全曲三分之二篇幅的第二樂章,貝多芬更以一段簡單如歌唱般的「小抒情曲(Arietta)」旋律來鋪陳,彷彿是這位已進入「知天命」之年的作曲家,對於過往人生的淡泊心境。 這部作品於1822年完成,並且題獻給魯道夫大公。貝多芬在一封信上寫到:「我深知殿下很喜歡這首作品。希望這樣的題獻,不至於失禮。」由此可見貝多芬的虔敬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