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克拉維亞」鋼琴(Hammerklavier)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創作的鋼琴奏鳴曲共有32首,不僅記錄了貝多芬在各時期的音樂風格,也將「奏鳴曲」(Sonata)的形式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在創作生涯晚期完成的「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漢馬克拉維亞」,是源自於貝多芬在樂譜出版時,以德文題下「為琴槌鋼琴而作的大型奏鳴曲(Grosse Sonate fur das Hammerklavier)」一詞。由於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剛好是樂器世代交替的時代,羽管撥動琴弦的大鍵琴(Harpsichord)逐漸被琴槌敲擊琴弦的鋼琴(Fortepiano) 取代,而強弱動態可以由演奏者輕易控制的鋼琴,也為作曲家提供了更豐富的表現空間。
西元1818年夏天,由英國布洛德伍德鋼琴製造商(Broadwood & Sons),提供給貝多芬一架當時最新型號的「漢馬克拉維亞」鋼琴(Hammerklavier),這時候貝多芬正開始寫作「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和第四樂章,雖然一開始並非專門為這種樂器創作,但也因這部在當時算是功能最好的鋼琴,剛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貝多芬驗證「鋼琴」表現的可能性,也因此把這部讓他印象深刻的樂器,特別加在「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的作品名稱中了。
根據貝多芬的草稿簿記載,這首奏鳴曲創作於西元1817年的十一月,整首奏鳴曲在西元1819年三月完成創作。1817年底的歐洲,正陷入戰爭混亂與經濟蕭條的局勢,而貝多芬在寫作「漢馬克拉維亞」奏鳴曲之前並沒有什麼作品產生,在那幾年中貝多芬都忙著與他的弟媳打官司,以爭奪姪子卡爾‧貝多芬(Karl Beethoven)的監護權,這件官司讓貝多芬精疲力盡,而且他的健康也持續惡化,耳聾的症狀幾乎無法復原,更糟糕的是,貝多芬的經濟狀況也陷入了困境。在全曲完成,準備由弟子利斯(Ferdinand Ries, 1784~1838)送至倫敦印刷時,貝多芬急忙中特別寫了一封信給利斯,要求他務必要在第三樂章開頭加上二個音。而在寫給利斯的信中,貝多芬還用抱怨的語氣說明:「這首奏鳴曲是在不得已的苦衷寫下。為了麵包而寫曲,實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由此可見當時貝多芬的經濟狀況不好。
創立了莫斯科音樂院的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曾經說:「這是鋼琴上的『第九號交響曲』」。事實上,這首鋼琴奏鳴曲創作的時間,確實和構思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以及「莊嚴彌撒」的時間重疊,而這首作品也是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中,規模最大、演出時間最常的一首,包括第二樂章採用「詼諧曲」,也和「第九號交響曲」的設計相同;而採用四個樂章的架構,距離貝多芬前一次創作四樂章的鋼琴奏鳴曲(「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在西元1804年出版)已經有十三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