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

愛樂傳情‧三十而立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西元1800年

類型:交響曲

作曲家小傳: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向來被視為古典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在古典樂派與後繼的浪漫樂派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因深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主義的影響,作品有自由主義之強烈性格。貝多芬一生創作許多經典之作,其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有鍵盤作品中的「新約聖經」之稱;而九大交響曲影響後世作曲家極為深遠,並有「不朽的九首」之稱,而「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等交響曲更廣受世人喜愛,其中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在終樂章中加入人聲,歌頌四海一家之大同世界,被認為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貝多芬不畏耳疾與命運的挑戰,仍能忠於自我、不怕權貴、勇於突破傳統,並在音樂中灌注崇高理想,被尊稱為「樂聖」。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貝多芬於波昂學習的時期;他於1792年再次前往維也納,師事海頓等人,特別以鋼琴演奏家的身分活躍於維也納樂壇,故此時期的創作也以自己擔任演奏者的鋼琴奏鳴曲居多。

西元1800年,三十歲的貝多芬發表了第一號交響曲。以當時作曲家的創作生涯看來,三十歲才發表第一首交響曲,時間是晚了一些。

為何貝多芬的交響曲會「姍姍來遲」呢?

因為當時,傳統交響曲所依據的奏鳴曲式,已經不能滿足貝多芬,所以他在鋼琴奏鳴曲上反覆試驗, 企圖打破傳統曲式「起、承、轉、合」,固定而且八股的規則。隨後,貝多芬將實驗結果,運用到第一號交響曲的創作上。

獨特的和弦處理手法,更豐富、靈活的管樂器運用,提早展現詼諧曲性格的小步舞曲, 都顯現出貝多芬急於脫離海頓、莫札特的影響, 走自己的路。

不斷嘗試、勇於創新, 第一號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一小步, 卻是交響曲歷史的一大步!

後續影響


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雖然是初試啼聲,但是在交響曲的歷史上卻是非常關鍵的里程碑,因為從貝多芬開始,交響曲不再是歌劇作曲家的「兼差」工作;而樂章之間的對比和設計,也有了為管弦樂團量身打造的設計;另外,更奠定了十九世紀管弦樂樂團的編制基礎,也就是「兩管」編制。這裡的「管」指的是木管樂器,包含長笛、豎笛(單簧管)、雙簧管、低音管。而一般人都同意,貝多芬的交響曲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第一號交響曲」雖然不似貝多芬後來的幾首交響曲受到重視,也被認為「承先」色彩過濃,少了個人主張,但是他最重要的意義是「踏出了第一步」,而且十分「合理」,不論是「舊的形式」或「新的嘗試」。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