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4 - Season 1907

Music Insights (17)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從音樂作品內藏的元素,向外照見古往今來大千世界諸般情境。
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音樂裡,承載了多少觀點與感受的異同?
集合並列音樂作品、詮釋錄音,從音樂出發以探索世界的點點滴滴...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節目大綱


這張照片拍攝於1926年倫敦的克羅伊登機場,照片中的兩人是俄國作曲家伊戈爾·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左)和謝爾蓋·狄亞基列夫 (Sergei Diaghilev)(右)。他們是20世紀初藝術界的兩位重要人物,也是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核心夥伴。

其實,Diaghileff在巴黎辦演出也是一路在摸索嘗試,歌劇、音樂會、芭蕾…,巴黎觀眾反應熱烈的曲目與演出種類,在次一年的藝術季中就會被加以擴大充實。

1907年是音樂會年,演出的樂曲仍然以俄國知名作曲家在俄國廣獲肯定讚嘆的曲子為主,但是這樣是不夠的,巴黎可是花都,又有什麼樣東西沒見過沒聽過,但是對於彪悍強壯、英勇善戰韃靼人可是沒怎麼的接觸過,Borodin 《伊果王子》裡高聲穿雲的可汗頌歌、狂野奔騰的舞曲讓他們為之瘋狂,這根講究優雅精緻、理性合宜的法國風尚剛好形成強力的極端對比;俄羅斯帝國裡的異國元素(中亞、史前蠻荒、奇風異俗…)因而成為Diaghileff調整製作的方向-給西方一個震撼感官、五花十色的俄羅斯天地,Ballets Russes的名稱與內容開始逐步成形,終至引領二十世紀初的風騷。

播出曲目


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que Dame - Moi milenki druzhok (Chloe, Daphnis)

Conductor: Mariss Jansons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Pelageya Kurinaya soprano (Prilepa [Chloe])
Oksana Volkova mezzo soprano (Polina, Milovzor [Daphnis])

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n: Prince Igor- Overture Polovtsian Dances

Conductor: Antal Dorati, London Symphony

Anatol Liadov: Baba-Yaga, Op. 56
The Enchanted Lake, Op. 62
Kikimora, Op. 63

Conductor: Vassily Sinaisky, BBC Philharmonic

【主持人 陳樹熙】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